多年來,針對如何有效解決南京石膏線條模具建材制品防水耐水性能差的問題,國內外相關專家及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迄今為止,我國防水石膏建材制品已經有50多年的研究歷史,但由于石膏膠凝材料本身強度及施工條件的限制,在20世紀80年代前并未取得較大應用進展。之后隨著石膏增強劑的研制成功,石膏防水劑研究達到高潮階段,并逐漸應用到多種石膏建材產品中以滿足不同防水要求。我國早期防水石膏制品的研制主要是針對石膏砌塊、石膏隔墻板這種用于內墻墻體的材料而言,最早也是參考國外的研究成果。
通過查閱國外有關石膏防水研究的文獻資料,并結合一些國外的相關專利,我們可以得知,雖然不同國家的防水途徑及措施不盡相同,但總體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防水措施:一是涂覆或浸漬可防止水分對石膏溶蝕的憎水性物質,涂覆浸漬隔絕水的方法;二是減小二水石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其軟化系數,摻加無機非金屬粉料的方法;三是阻塞石膏內部孔隙或改變其親水性能,摻加有機乳液的方法;四是摻加減水劑或速成核劑,提高石膏硬化體密實度的方法。
1、涂覆浸漬法
涂覆或浸漬可防止水分對石膏侵蝕的憎水性物質,將具有憎水性的物質,如可成膜憎水乳液等,噴涂于石膏建材制品表面,憎水性物質可通過石膏硬化體的孔隙滲入表層以下,干燥后形成致密的膜層,可有效阻隔外界水的滲入,大大提高制品防水性能。另外,在石膏基建材表面噴涂或浸涂上H2C2O4或者草酸鹽的水溶液,使制品表面生成不溶于水的CaC2O4,進而有效阻隔水分的侵蝕也可提高材料的防水性能。
這種防水處理措施方法操作簡便,如果操作得當,制品防水、防潮效果較為理想。然而這種防水途徑并不能從根本上克服石膏防水差的難題,只有暫時降低制品吸水率的作用,若制品表面有破損致使憎水層出現缺陷,或是噴涂操作不當,亦或是石膏制品部分表面涂覆的憎水層不均勻,則水分會從表面憎水薄弱處滲入基體內部,造成膜層脫落,使制品防水、防潮性能下降。此外該方法還存在制品再加工后形成的新界面防水能力依然差,復雜制品難以全面涂刷以及成本偏高的問題。雖然這種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但在一定條件下,例如施工時,因臨時的防潮、防水需要或建筑的某一個并不受長期潮濕侵擾的部位,可采用此法。